張大烈 朝代:現代 張大烈 又名張澄江。1911年出生于長涇鎮望族。初中畢業后,考入上海美術??茖W校西洋畫系。1929年留法深造。入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校,學習雕塑藝術。1931年,張大烈在旅法革命家何香凝的啟迪下,關心祖國的命運。何香凝回國前,親繪梅花、猛虎各1幅相贈。1936年10月張大烈學成,攜妻子司愛倫(波蘭人)轉道蘇聯回到長涇,致力于家鄉的教育事業。1937冬江陰淪陷,長涇初中校舍被毀,張捐賣田產,搶修校舍,使學校得以復課。1939年,出任長涇中學校長。偽政權以發放教育補助費為誘餌,要他開設日語課,遭其拒絕。1940年6月,"江抗"東路指揮部司令譚震林率部開辟澄錫虞抗日根據地,邀他為抗日救國出力。張表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,多次在中小學校及群眾集會上斥責消極抗日、熱衷摩擦的國民黨頑固派,遭"忠救軍"澄錫虞特派員包漢生的忌恨。于8月30日晚上,被包所派"暗殺黨"徒槍殺于長涇鎮龍園茶店。譚震林為其舉行隆重的追悼會。
魯迅 朝代:現代 魯迅(1881年9月25日-1936年10月19日),原名周樟壽,后改名周樹人,字豫山,后改豫才,“魯迅”是他1918年發表《狂人日記》時所用的筆名,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,浙江紹興人。著名文學家、思想家,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,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。毛澤東曾評價:“魯迅的方向,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?!濒斞敢簧谖膶W創作、文學批評、思想研究、文學史研究、翻譯、美術理論引進、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??迸c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。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,蜚聲世界文壇,尤其在韓國、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,被譽為“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”。
李世民武則天劉邦劉徹
李清照李煜辛棄疾
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
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王安石曾鞏蘇軾蘇轍
李商隱杜牧
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
唐寅(唐伯虎)文征明祝允明徐禎卿
徐渭解縉楊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