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詩詞推薦
- 夜來城外一尺雪,曉駕炭車輾冰轍。(白居易)
- 云里帝城雙鳳闕,雨中春樹萬人家。(王維)
- 日暮鄉關何處是?煙波江上使人愁。(崔顥)
- 朝聞游子唱離歌,昨夜微霜初渡河。(李頎)
- 耐寒唯有東籬菊,金粟初開曉更清。(白居易)
- 登天門兮坐盤石之嶙峋,前漎漎兮未半,下漠漠兮無垠。(宋之問)
- 萬里寒光生積雪,三邊曙色動危旌。(祖詠)
- 園林盡搖落,冰雪獨相宜。(王十朋)
- 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。(屈原)
- 天為帳幕地為氈,日月星晨伴我眠。(朱元璋)
- 苑中高樹枝葉云,上有慈烏乳雛勤。(朱元璋)
七言律詩介紹
七言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。格律嚴密。發源于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、對偶的新體詩,至初唐沈佺期、宋之問等進一步發展,成熟于杜甫。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,律詩由八句組成,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。每首八行,每行七個字,每兩行為一聯,共四聯,分首聯、頷聯、頸聯和尾聯。
>>熱門推薦
- 積陰為患恐沉綿,革去方驚造化權。(李覯)
- 失腳落溪癸卯年,衣衫末濕即登船。(佚名)
- 毒草靈苗大小符,門庭風景半醫巫。(張問陶)
- 重尋荒徑一沖泥,谷口墻東路不迷。(顧炎武)
- 芳草無邊似綠江,高樓臨眺客愁降。(佚名)
- 偷嘗天女唇中露,幾度臨風拭淚痕。(蘇曼殊)
- 舊書不厭百回讀,熟讀深思子自知。(蘇軾)
- 黃琮白琥天不惜,顧恐貪夫死懷璧。(蘇軾)
- 云里帝城雙鳳闕,雨中春樹萬人家。(王維)
- 朝聞游子唱離歌,昨夜微霜初渡河。(李頎)
- 萬里寒光生積雪,三邊曙色動危旌。(祖詠)
- 日暮鄉關何處是?煙波江上使人愁。(崔顥)
- 蓬門未識綺羅香,擬托良媒益自傷。(秦韜玉)
- 十二樓中盡曉妝,望仙樓上望君王。(薛逢)
- 紅樓隔雨相望冷,珠箔飄燈獨自歸。(李商隱)
- 紫泉宮殿鎖煙霞,欲取蕪城作帝家。(李商隱)
五言律詩介紹
五言律詩,簡稱五律,近體詩的一種,發源于南朝齊永明時期沈約等講究聲律、對偶的新體詩,至初唐沈佺期、宋之問時基本定型,成熟于盛唐時期。全詩共八句,每句五個字,有仄起、平起兩種基本形式,中兩聯須作對仗。
>>熱門推薦
- 江漢夜滔滔,嚴城片月高。(譚嗣同)
- 參差連曲陌,迢遞送斜暉。(李商隱)
- 新知遭薄俗,舊好隔良緣。(李商隱)
- 五更疏欲斷,一樹碧無情。(李商隱)
- 閑門向山路,深柳讀書堂。(劉昚虛)
- 今夜鄜州月,閨中只獨看。(杜甫)
- 殘螢棲玉露,早雁拂金河。(許渾)
- 云中君不見,竟夕自悲秋。(馬戴)
- 可憐閨里月,長在漢家營。(沈佺期)
- 風暖鳥聲碎,日高花影重。(杜荀鶴)
- 報道山中去,歸時每日斜。(皎然)
- 芳草已云暮,故人殊未來。(韋莊)
- 亂山殘雪夜,孤燭異鄉人。(崔涂)
- 春風對青冢,白日落梁州。(張喬)
- 何當重相見,尊酒慰離顏。(溫庭筠)
- 落葉他鄉樹,寒燈獨夜人。(馬戴)
七言絕句介紹
七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,屬于近體詩范疇,絕句是由四句組成,有嚴格的格律要求。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、七言絕句,還有很少見的六言絕句,每句是七個字的絕句即是七言絕句。一般而言,第一二四句平聲同韻;第三句仄聲不同韻。第二四句倒數第三字通常為仄音;整首詩的意境高,文辭雅,寓意深。
>>熱門推薦
- 完廩損階未可知,孟軻深信亦遠疑。(李覯)
- 風吹雨打露沾衣,晝伏夜行人跡稀。(佚名)
- 秋夜 梧桐葉底見銀河, 露氣當窗冷碧羅。(陳文述)
- 華燈照宴敞豪門,嬌女嚴裝侍玉樽。(魯迅)
- 舊書不厭百回讀,熟讀深思子自知。(蘇軾)
- 黃琮白琥天不惜,顧恐貪夫死懷璧。(蘇軾)
- 近寒食雨草萋萋,著麥苗風柳映堤。(佚名)
- 蠟燭有心還惜別,替人垂淚到天明。(杜牧)
- 多情只有春庭月,猶為離人照落花。(張泌)
- 碧闌干外繡簾垂,猩血屏風畫折枝。(韓偓)
- 玄宗回馬楊妃死,云雨難忘日月新。(鄭畋)
- 繁華事散逐香塵,流水無情草自春。(杜牧)
- 天階夜色涼如水,臥看牽??椗?。(杜牧)
- 十年一覺揚州夢,贏得青樓薄幸名。(杜牧)
- 春風十里揚州路,卷上珠簾總不如。(杜牧)
- 長樂宮連上苑春,玉樓金殿艷歌新。(顧況)
五言絕句介紹
五言絕句屬于近體詩范疇。絕句,或稱截句,斷句,短句;或以為“截取律之半”以便入樂傳唱,各家解釋并不一致。絕句由四句組成,有嚴格的格律要求。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、七言絕句,而六言絕句較為少見。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詩規范的小詩,叫做五言絕句,簡稱五絕。
>>熱門推薦
- 近鄉情更怯,不敢問來人。(宋之問)
- 鳴箏金粟柱,素手玉房前。(李端)
- 美人卷珠簾,深坐顰蛾眉。(李白)
- 獨坐幽篁里,彈琴復長嘯。(王維)
- 昨夜裙帶解,今朝蟢子飛。(權德輿)
- 一聲何滿子,雙淚落君前。(張祜)
- 君自故鄉來,應知故鄉事。(王維)
- 三日入廚下,洗手作羹湯。(王建)
- 北斗七星高,哥舒夜帶刀。(西鄙人)
- 啼時驚妾夢,不得到遼西。(金昌緒)
- 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處。(賈島)
- 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。(李商隱)
- 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。(白居易)
- 白頭宮女在,閑坐說玄宗。(元稹)
- 千山鳥飛絕,萬徑人蹤滅。(柳宗元)
- 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(王之渙)
七言古詩介紹
七言古詩簡稱七古,在古代詩歌中,是形式最活潑、體裁最多樣、句法和韻腳的處理最自由,而且抒情敘事最富有表現力的一種詩歌形式,詩體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為主。簡單地說就是篇幅較長,容量較大,用韻靈活。如杜甫的七言古詩代表作《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》、《丹青引贈曹霸將軍》等
>>熱門推薦
- 舊書不厭百回讀,熟讀深思子自知。(蘇軾)
- 黃琮白琥天不惜,顧恐貪夫死懷璧。(蘇軾)
- 張生手持石鼓文,勸我試作石鼓歌。(韓愈)
- 今為羌笛出塞聲,使我三軍淚如雨。(李頎)
- 元和天子神武姿,彼何人哉軒與羲。(李商隱)
- 去來江口守空船,繞船月明江水寒。(白居易)
- 蜀江水碧蜀山青,圣主朝朝暮暮情。(白居易)
- 欸乃一聲山水綠?;乜刺祀H下中流,巖上無心云相逐。(柳宗元)
- 五岳祭秩皆三公,四方環鎮嵩當中。(韓愈)
- 纖云四卷天無河,清風吹空月舒波。(韓愈)
- 升堂坐階新雨足,芭蕉葉大梔子肥。(韓愈)
- 長風連日作大浪,不能廢人運酒舫。(元結)
- 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,夔府別駕元持宅,見臨潁李十二娘 舞劍器,壯其蔚跂,問其所師,曰:“余公孫大娘弟子也。(杜甫)
- 云來氣接巫峽長,月出寒通雪山白。(杜甫)
- 其余七匹亦殊絕,迥若寒空動煙雪。(杜甫)
- 今我不樂思岳陽,身欲奮飛病在床。(杜甫)
五言古詩介紹
五言古詩是漢、魏時期形成的一種新詩體。它沒有一定的格律,不限長短,不講平仄,用韻也相當自由,但每句五個字的句式卻是固定不變的。因為它既不同于漢代樂府歌辭,也不同于唐代的近體律詩和絕句,故稱五言古詩。唐代的五言古詩雖源于漢、魏,但決不因襲模擬,呈現出自己的面貌,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。
>>熱門推薦
- 久為簪組累,幸此南夷謫。(柳宗元)
- 當君懷歸日,是妾斷腸時。(李白)
- 君言不得意,歸臥南山陲。(王維)
- 江南有丹橘,經冬猶綠林。(張九齡)
- 幽人歸獨臥,滯慮洗孤清。(張九齡)
- 蘭葉春葳蕤,桂華秋皎潔。(張九齡)
- 孤鴻海上來,池潢不敢顧。(張九齡)
- 冠蓋滿京華,斯人獨憔悴。(杜甫)
- 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。(李白)
- 道人庭宇靜,苔色連深竹。(柳宗元)
- 思欲委符節,引竿自刺船。(元結)
- 故人入我夢,明我長相憶。(杜甫)
- 絕代有佳人,幽居在空谷。(杜甫)
- 明日隔山岳,世事兩茫茫。(杜甫)
- 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。(杜甫)
- 秋色從西來,蒼然滿關中。(岑參)
格律詩介紹
格律詩也稱近體詩,是古代漢語詩歌的一種,是唐以后成型的詩體,主要分為絕句和律詩。按照每句的字數,可分為五言和七言。篇式、句式有一定規格,音韻有一定規律,變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規則。
>>熱門推薦
- 云里帝城雙鳳闕,雨中春樹萬人家。(王維)
- 朝聞游子唱離歌,昨夜微霜初渡河。(李頎)
- 萬里寒光生積雪,三邊曙色動危旌。(祖詠)
- 日暮鄉關何處是?煙波江上使人愁。(崔顥)
- 近寒食雨草萋萋,著麥苗風柳映堤。(佚名)
- 蠟燭有心還惜別,替人垂淚到天明。(杜牧)
- 多情只有春庭月,猶為離人照落花。(張泌)
- 碧闌干外繡簾垂,猩血屏風畫折枝。(韓偓)
- 蓬門未識綺羅香,擬托良媒益自傷。(秦韜玉)
- 近鄉情更怯,不敢問來人。(宋之問)
- 玄宗回馬楊妃死,云雨難忘日月新。(鄭畋)
- 十二樓中盡曉妝,望仙樓上望君王。(薛逢)
- 紅樓隔雨相望冷,珠箔飄燈獨自歸。(李商隱)
- 參差連曲陌,迢遞送斜暉。(李商隱)
- 紫泉宮殿鎖煙霞,欲取蕪城作帝家。(李商隱)
- 新知遭薄俗,舊好隔良緣。(李商隱)
雜言詩介紹
雜言詩,中國詩歌體裁之一。于元曲出現后達到巔峰。因詩中句子字數長短間雜而得名,其句中字數不定,最短僅有一字,長句有達九、十字以上者,以三、四、五、七字相間者為多。其特點是形式比較自由,便于無所拘束地表達思想感情。凡是以情致或氣勢勝的詩人,對于雜言詩都有極大的偏愛。
>>熱門推薦
- 孤始舉孝廉,年少,自以本非巖穴知名之士,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,欲為一郡守,好作政教,以建立名譽,使世士明知之;故在濟南,始除殘去穢,平心選舉,違迕諸常侍。(曹操)
- 嘗見一蜘蛛布網壁間,離地約二三尺,一大蛇過其下,昂首欲吞蜘蛛,而勢稍不及;久之,蛇將行矣,蜘蛛忽懸而下,垂身半空,諾將追蛇者;蛇怒,復昂首欲吞之,蜘蛛引絲疾上;久之,蛇又將行矣,蜘蛛復懸絲疾下,蛇復昂首待之,蜘蛛仍還守其網,如是者三四次;蛇意稍倦,以首俯地,蜘蛛乘其不備,備身飚下,踞蛇之首,抵死不動,蛇狂跳顛擲,以至于死,蜘蛛乃盬其腦,果腹而去。(佚名)
- 鳳凰壽,百鳥朝賀。(佚名)
- 廣中有獵獸者,挾矢入山。(佚名)
- 桂水寒于江,玉兔秋冷咽。(李商隱)
- 牛群食草莫相觸,官家截爾頭上角。(李涉)
- 君不見昔時同心人,化作鴛鴦鳥。(李德裕)
- 花,花。(張南史)
- 綿絹,割兩耳,只有面。(佚名)
- 水惡,頭如鐮杓尾如鑿,河里搦魚無僻錯。(佚名)
- 裹頭極草草,掠鬢不菶菶.未見桃花面皮,漫作杏子眼孔。(佚名)
- 赤水無精華,荊山亦枯槁。(齊己)
- 張顛顛后顛非顛,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。(貫休)
- 楊柳路盡處,芙蓉湖上頭。(李商隱)
- 詩。(白居易)
- 鬻駱馬兮放楊柳枝,掩翠黛兮頓金羈。(白居易)
樂府詩集介紹
《樂府詩集》是繼《詩經·風》之后,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總集,由北宋郭茂倩所編?,F存100卷,是現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?!稑犯娂肥菨h朝、魏晉、南北朝民歌精華所在。內容十分豐富,反映社會生活面很廣,主要輯錄漢魏到唐、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,共5000多首。它搜集廣泛,各類有總序,每曲有題解。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,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民歌《木蘭詩》。
>>熱門推薦
- 飲馬渡秋水,水寒風似刀。(王昌齡)
- 黃河遠上白云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。(王之渙)
- 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。(孟郊)
- 桂魄初生秋露微,輕羅已薄未更衣。(王維)
- 山川蕭條極邊土,胡騎憑陵雜風雨。(高適)
- 明月出天山,蒼茫云海間。(李白)
- 又聞子規啼夜月,愁空山。(李白)
- 嫁得瞿塘賈,朝朝誤妾期。(李益)
- 野幕敞瓊筵,羌戎賀勞旋。(盧綸)
- 欲將輕騎逐,大雪滿弓刀。(盧綸)
- 林暗草驚風,將軍夜引弓。(盧綸)
- 獨立揚新令,千營共一呼。(盧綸)
- 家臨九江水,來去九江側。(崔顥)
- 君家何處住,妾住在橫塘。(崔顥)
- 妾發初覆額,折花門前劇。(李白)
- 憶君迢迢隔青天,昔日橫波目,今作流淚泉。(李白)